2014年01月19日13:07 來源:廣州日報
對于現代女性而言,結婚似乎不再是人生必經的一道程序,這在日本已經發(fā)生。2013年,30歲以下的人群中,60%的日本女性從未結婚。而在這個群體中,甚至有一部分人是抱定了不結婚的信念。 |
對于現代女性而言,結婚似乎不再是人生必經的一道程序,這在日本已經發(fā)生。據報道,2013年,30歲以下的人群中,60%的日本女性從未結婚。而在這個群體中,甚至有一部分人是抱定了不結婚的信念。
日本女性在婚姻觀上對傳統(tǒng)的反叛并非“一日之寒”。她們作為弱勢群體,選擇不結婚要承受的社會壓力是異常沉重的,這從去年熱播的日劇《不結婚》中即可見得。這部日劇解釋了為什么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寧可承受巨大壓力也選擇不結婚。
首先,良好的教育促動個人獨立;年輕女人不再盲從于家長意見或社會傳統(tǒng),能夠基于個人幸福和境遇做出選擇!恫唤Y婚》劇中女主角之一、35歲的田中千春是一個典型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盡管只是希望結婚的對象具備“三平”的條件(日本流行的婚戀觀念,指“平均年收入、平凡的外貌、平穩(wěn)的性格”),但田中找不到這樣的結婚對象。因為這樣的結婚對象不可能與她“好好談一場戀愛”。對于日本式的婚姻來講,戀愛不算是一個現實的要求。
其次,社會制度走向健全,讓結婚不再是一種必要的利益選擇;即使不結婚,養(yǎng)老保險也能夠保障個人老年生活。若說田中的選擇是不得已,那么劇中另一女主角桐島春子則是一個忠實的“不結婚”信徒。在日本,結婚后許多女性會為家庭放棄事業(yè)。作為一位成功的園藝設計師,45歲的桐島為了事業(yè)而選擇了不結婚。
最后,婚姻意味著責任。房價、物價走高,讓許多日本年輕男人不愿意為婚姻責任而放棄高品質的生活,這也讓女性在找對象選擇更少。
事實上,不結婚也會帶來一系列問題:生育率降低、老齡化社會加劇。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日本,結婚與否已然完全成了個人選擇。在筆者看來,這樣的多元選擇是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的結果,F代社會最美好品質在于讓更多人擁有獨立的靈魂和思想,能夠基于自身意志做出選擇,并且也有能力承擔這個決定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