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30日11:04 來源:中國僑網
日本觀光廳6月15日發(fā)布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5月,訪日游客以史上最快速度突破1000萬人,而6月只中國游客就達507200人,同比增長31%,居首位,繼續(xù)引領訪日大潮,而且“自由行”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日本觀光廳6月15日發(fā)布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5月,訪日游客以史上最快速度突破1000萬人,而6月只中國游客就達507200人,同比增長31%,居首位,繼續(xù)引領訪日大潮,而且“自由行”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在這個過程中,一般在中國都有親朋好友的在日華人,自然加入了接待親戚朋友并擔任“義務導游”的行列。但是在日生活久了的華僑華人,生活節(jié)奏和生活習慣以及接人待物的方式都已和中國國內不同,在這個過程中深深感到了“文化沖突”。
為自由行做“三陪”的甘苦得失
王小敏赴日20余年,在日本有了穩(wěn)定的生活和工作,日常對日本的文化、飲食、消費都頗感興趣,自詡算不上一個,也算半個“日本通”。
這一個夏季,王小敏顯得很忙碌,公私兩方面接待中國訪日人員絡繹不絕,短短兩個月已有5、6批,且大都是甩開團隊的自由行。王小敏從自身感受出發(fā),體會到今年的中國人訪日較去年又有了實際增加,這讓她既高興又憂慮:高興的是自己有能力接待中國來的親朋好友,可以盡一些地主之誼;憂慮的是接二連三的訪日接待形成 “一對多”態(tài)勢,自己已被連續(xù)不斷的車輪戰(zhàn)搞得身心俱疲。
現(xiàn)實中,“自由行”是一個時尚的選擇,但不少自由行的朋友基本上對日本沒有什么概念,即使來日多次的朋友一旦“自由了”也缺乏方向,所以在日華人就成了重要的導游、導購、導食、導醫(yī),最好能一導到底。王小敏是一個熱情而周到的人,總想著盡可能帶朋友們多走些常人難去的地方,多了解一些日本深層的東西,從中她慢慢體會到了為自由行做“三陪”的收獲和煩惱。
的確,訪日客從“爆買”到“體驗”的轉變形成了新風尚,而購物清單也從電飯煲、馬桶蓋等大家電轉向了化妝品、護理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并對個性化的商品充滿興趣。
王小敏陪同幾撥來日自由行的朋友,發(fā)現(xiàn)“無印良品”在中國的人氣度遠超日本,而位于有樂町車展附近的無印良品和LOFT旗艦店則大受歡迎,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會從中有所收獲。一對朋友夫婦帶孩子赴日自由行,在東京只待兩天,指定要去無印良品。王小敏把他們領到有樂町店。經過一個半小時的購物鏖戰(zhàn),母親買了大量化妝水,同時體驗了簡約實用、低調有品的消費理念;孩子為了給同學們帶禮物,買了幾十支個性書寫筆,總額超過3萬日元。王小敏在日多年,對無印良品并不感冒,但朋友一家在生活用品上的消費手筆驚到了她,也讓她看到了中國人眼里的“日本時尚”。
另一對“動漫控”母女來日自由行,按圖索驥地走訪了櫻桃小丸子博物館、哆啦A夢博物館、宮崎駿美術館、三利鷗彩虹樂園等地,其執(zhí)著精神令人感佩。像王小敏這樣旅日多年的華人,對于這些讓中國粉絲們如數家珍的動漫圣地,都是只聞其名而不知所在,也許是近在身邊反而讓人熟視無睹了。
由于自由行時間有限,來不及去沖繩,朋友母女游向她描述了從攻略上看來的沖繩古宇利島和美麗海水族館的夢幻場景。王小敏一想,去不了沖繩就去千葉房總半島,去不了海洋博公園的美麗海水族館就去鴨川海洋世界樂園,總有一款適合你。在王小敏的指引下,她們來到了鴨川,看到了蔚藍的太平洋和神奇的海洋世界,盛贊不虛此行,并感嘆如果沒有老朋友的指點和陪同,訪日自由行的質量會下降不少。
現(xiàn)在,自由行逐漸取代團體游成為訪日新選擇,即使是初次來日的游客,有很多人也選擇不走常規(guī)路線,據說因為常規(guī)路線“時間緊張,蜻蜓點水”、“一路坐大巴車太累”、“住商務酒店又昂貴又狹小”等等。不過,人生地不熟的朋友們來到日本自由行,光靠自己摸索還是會降低旅行的效率。比如,東京塔內設有海賊王博物館,許多人慕名而來,雖然已經到東京塔附近了,卻不得其門而入,逡巡一個小時都不算個事兒。這種時候,有個在日朋友做向導,該有多好。今年以來,王小敏和很多在日中國人都扮演了這種角色,也體驗了其中的甘苦。
中國游客訪日行程越來越多樣化,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網絡的信息擴散功不可沒。訪日游客在朋友圈上樂于分享美景和美食照片,中國媒體也經常報導訪日游客的新聞,引發(fā)關注。訪日回頭客越來越多,而中國游客的眼光也越來越多。從行走大都市到地方特色游,從經典線路到定制線路,從爆買購物到了解日本文化傳統(tǒng)、體驗溫泉滑雪等豐富的旅游資源,中國人訪日之路越走越寬,也為日本社會和在日華人提供了商機。
不過,王小敏對記者說:從個人角度出發(fā),能夠為親朋好友們訪日提供一些幫助,我很樂意,但我畢竟不是旅行社的專職導游,自己也要工作上班,時間和精力都有限,陪的人多了會有捉襟見肘的感覺。事實上,自由行發(fā)達了,意味著很多游客脫離了旅行業(yè)的行業(yè)框架,把吃住游行的需要散溢到社會上,同時也把一部分負擔轉嫁給了社會人士,比如在日華僑華人等。為特定的社會需要提供解決方案,就會產生商業(yè)運作,而華人的個人時間和能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做到有求必應也是情有可原的。
“要逛紅燈區(qū)”的困惑
接待中國親友,本是歡樂事,但自由行令親朋好友來日本如入后花園一樣便捷,而且是川流不息,一撥走了另一撥來,在緊張的日常生活中當“三陪”也不免嘆息。
住在橫濱的華人小嫻稱自己已經沒有自由時間。近年來小嫻以個人課程形式教中文,時間比較自由,算是自由職業(yè)者,中國的親友都認為小嫻真的很閑,不但是親戚朋友,就連同學,甚至同學的朋友,來了都會找小嫻聚一聚。
按照“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的思路,秉著豪邁好客的熱情,小嫻總是很熱心地接待。雖然如今交通方便,各處也有中文標記,接待朋友也不用從接機開始,而通常是在東京的觀光名勝。已經去過晴空塔12次和東京塔11次的小嫻說感覺自己已經可以做導游了。之前由于很多人都是跟團,在確認好他們的行程后,一般小嫻會找出一個晚上去酒店請吃一餐飯,但如今通過自由行來日的越來越多,看著人家整日空白的行程,總要好意地填入一天兩天的陪伴。
小嫻告訴記者,金錢上倒是沒有什么負擔,大多數親友都自帶現(xiàn)金來,出門游玩還常常是他們請客,頭疼的是同樣的地方去很多遍,同樣的提問回答很多遍,同樣的藥妝店流連很多遍。
最近,小嫻想要為自己留些時間,開始婉拒同學的“三陪”要求,這樣一來,立即在微信群里就要接受大家的質疑。比如為什么上次陪了某某,這次我們去就不搭理了?諸如此類雖說看上去是玩笑話,但聽著總也些許壓力和不快。
而華人陳菲說,她偶然遇到老同學一上來就提“要逛紅燈區(qū)”的要求,甚至想要找個AV女優(yōu)體驗“日本文化”。這種時候陳菲無計可施。一次,應同學要求,直接領他們去了歌舞伎町,本來說進去走走的,結果被不知什么店里出來拉客的人說動了心,進去一個有女孩陪酒的店。結賬時,發(fā)現(xiàn)天價,與門口寫的價格完全不是一回事。那次還鬧到了報警的地步,從此后陳非給來客事先說好:逛街可以陪,購物可以陪,吃飯可以陪,但“紅燈區(qū)”堅決不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