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05日13:45 來源:廣州日報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正風(fēng)靡中國。其實,各國元首們都很注意“舌尖上的外交”。 |
奧巴馬和卡梅倫一起看球賽。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正風(fēng)靡中國。其實,各國元首們都很注意“舌尖上的外交”。如何宴請外國政要是一門學(xué)問,怎樣才能讓雙方通過美食交流就許多問題達成一致,一直考驗著各國外交機構(gòu)。
近年來,首腦之間的私人飯局盛行。究其原因,是因為頂級私人飯局拋卻正式場合的繁文縟節(jié),吃的不是珍饈佳肴,而是尋常百姓的美味。外交無小事,飯局大學(xué)問。各國元首飯桌上的一舉一動,必然成為媒體解讀時局的風(fēng)向標。
1.大風(fēng)向:吃中解讀時局
法國美食家布里耶·沙瓦朗說:“餐桌上,看得到政治的精髓!蓖饨粺o小事,“舌尖上的外交”必然成為媒體解讀時局的風(fēng)向標。
以美為例,按慣例,美國總統(tǒng)上任后的第一場國宴應(yīng)該招待鄰國加拿大或墨西哥的領(lǐng)導(dǎo)人,但奧巴馬上臺后,首次國宴招待的卻是印度總理辛格,媒體視之為美國急于推動“戰(zhàn)略東移”的一個重要注腳。
2010年6月,時任俄總統(tǒng)的梅德韋杰夫訪美。奧巴馬與梅德韋杰夫在白宮會晤后已近午飯時間,兩人竟一改總統(tǒng)做派,跑到一個狹小的街邊漢堡店啃起漢堡。
奧巴馬點了夾有干酪、洋蔥、生菜、西紅柿和碎牛肉的漢堡;梅德韋杰夫點了夾有切達干酪、洋蔥、墨西哥胡椒和蘑菇的漢堡。奧巴馬喝冰茶,梅德韋杰夫喝可樂,兩人甚至密友一般共享一份炸薯條。
脫去西裝、身著白衣襯衫,奧巴馬與梅德韋杰夫邊吃邊聊大快朵頤,看起來真是不亦樂乎。媒體評論稱,“漢堡外交”含義頗深,奧巴馬在緊密行程中安排一頓休閑午餐,意在顯示美俄關(guān)系回暖。一晃近四年,如今隨著普京的重回克里姆林宮,俄美關(guān)系又重新趨緊,短時間內(nèi),此景或許難得一見。
![]() |